道堂墟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是古时琼州府城至澄迈必经之地,因往来的文人墨客喜欢在此地聚集谈古论今而得名。道堂以及临近的文盛驿成为澄迈到府城道路上的重要驿站,而从老城到道堂的距离约为十多华里,道堂到府城的距离则约为七十五华里。
宋末元初,居住在琼山泷澍西南和西北一带的渡琼汉族,在琼州府府城到澄迈(治所在澄迈老城镇)的必经之路文盛驿站旁开设了文盛都。这座城市的主街呈丁字型,长约100米。明正德年间(1506~1521),琼山县划分了7个乡,共领都图106个街市,其中道堂墟属于五原乡。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清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街市已经发展成为“两纵三横”呈日字型布局。康熙四十年(1701),道堂墟还建立了文盛书院。
据1999年版的《海南省琼山县志》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琼山县设立了7个乡,拥有110个领地图,其中道堂墟隶属于五原乡。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文盛集市改名为“道堂集市”。在日军侵琼时期,道堂墟的房屋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解放后得以重建。到了上世纪90年代,墟区的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800多人,有着8条街道,总长1500米,共有14家商业店铺和1座农贸市场,并且设有隔日集市。
道堂墟位于海口市石山镇,设有道堂村委会,辖管道堂墟、三卿村等。相传,在解放前羊山地区口口相传的顺口溜中曾有一句“北铺市,糖糕铺;道堂墟,缝衣裤”,可见古代道堂墟的商业十分发达,成衣制作已相当规模,这一村镇在琼北地区享有盛誉,成为专业制衣的村镇,声名远播。
在道堂墟街区,街道西北一侧较低,东南一侧则较高。在西北面,整个街区被一条高坡贯穿,高坡两侧建有商铺,呈迭级分布,仿佛是拾级而上的台阶。商铺的建造相当有趣,但遗憾的是它们无法通过廊道相连。据说很久以前,整条街道都铺满了石材地面,但如今这些石材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硬化地面。
在道堂墟西角,有一口古老的井,名为“道泉”。井旁竖立着一块碑文,这是一块民国时期的立石碑,碑文记录了道泉是在民国二十五年由当地居民陈中燕开凿而成。道泉的井栏呈圆形,门口两侧竖立着一些楹联,上面写着藏头诗“道泉供饮翟,堂水任灌浇”,这句话的开头两字刚好可以组合成“道堂”这个词。
这些古老的骑楼商铺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建造于清朝和民国时期。商铺前面的柱廊相通,不仅能够遮雨防晒,还能保持地面干燥。这些骑楼商铺是用火山岩砌筑的,包括廊道的柱子和拱形门洞。据推测,现在只有琼北的乡镇才能找到这种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高度的辨识度。周围的道堂主要由橄榄拉斑玄武岩和沉凝灰岩构成。火山岩是就地取材,不仅能防火防潮,还是环保材料。利用火山岩建造房屋充分展示了当地居民的智慧。
商铺的白石灰墙上保存着上个世纪那个激情四射的“革命”年代的标语和60、70年代随处可见的合作社标语,门楣边挂着上个世纪的铁牌门牌号,门上的蓝色油漆斑驳。这些景象让商铺显得十分古朴、沧桑,充满了历史的年代感。
大部分商铺都是一层石头木结构,硬山顶,白墙黛瓦。它们的布局通常是一面宽而有两至三个进深,前面是商铺,后面是居住区。这些商铺通常有中门供出入,门两侧开有宽敞的窗户,窗下有大约600毫米至1000毫米高的勾栏。窗户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木板,取下木板后可以将空间打开,便于做生意。这种布局与现代商铺采用的卷闸门和大面积的玻璃门窗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致力于最大程度地敞开铺面,从而吸引顾客的目光。
在坡道街区的街市两侧,保存着许多民国时期建造的双层商铺。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一楼用作商铺经营场所,二楼则是居住空间。建筑材料多为火山岩和混凝土的结合,这种结构特色是民国时期的代表。裸露的火山岩骑楼砌块又黑又厚实,表面长满了白色苔藓,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
邓氏宗祠是一座位于街道旁的建筑,曾经是由火山岩砌成的一层木瓦结构的房屋,近年来进行了改建,采用了砖混结构。相传,这里还保留着纪念清代举人陈辉斗而建的石牌坊“桂林坊”。然而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扩建街区建房,村民拆除了桂林坊,导致这一古迹的拆毁,给当时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整个街区的坡道上的铺面没有设通廊,而东面街铺地势相对平坦,多数设置有通廊。这些具有琼北传统建筑特色的通廊式街铺与南洋骑楼老街有本质上的不同。这些清代和民国时期建造的火山岩商铺和骑楼老街构成了道堂墟,对研究海南琼北古代商业、经济、历史和民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并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0.com/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