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在20世纪初经历了巨大的转变,当时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文化大师。其中,一些文学大师开始学习西方文化,而国学大师则运用西方哲学和科学主义重新诠释国学。
其中,陈撄宁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
他被视为当代太上老君,道学集大成者;然而,他也持反传统道学之见,期望开创一条科学化的新道学之路。
他是中国道教协会创始人之一,担任该协会会长;他同时持反宗教态度,并自觉与宗教保持距离。
他通过学习了许多养生方法和道家修炼法,并进行自我实践后,成功地恢复了健康。然而在60年代的那场斗争中,他由于抑郁和惶恐,并不敢多谈,变得自我封闭,最终在早年离世。
一、陈撄宁的求学经历
陈撄宁,原名陈志祥(元善),字子修,道号圆顿子,出生于1880年,安徽怀宁县。跟他后来20年的后辈相比,他接受了更为传统的私塾国学教育。6岁时,他就已经读完了传统儒家启蒙经典,如四书、千字文等。10岁开始接触道家学问。16岁时考中秀才。由于他从小体弱多病,跟着叔祖学医,并学习了道家养生功夫,逐渐康复。
1905年,26岁时他考入了安徽高等法政学堂,然而两年后因病复发而不得不退学。1908年开始他为了学习养生,先后游历了九华、宁波天童、常州等地,访问了很多高僧,寻求佛家修养法。他接着游历了穹隆、茅山、武当、崂山、涂山、金盖等道家名山,向一些隐修高人求教。最后在上海白云观通阅了《道藏》,系统学习了道家理论,深入探究了丹学内涵。
在1922年到1932年期间,陈摅宁定居上海并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多次进行了外丹实验。接着在1933年,他担任张竹铭出资创办的《扬善半月刊》主编,系统推介新道学和仙学思想,对当时国学爱好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的养生家胡海牙就是通过这份刊物了解了陈摅宁的思想。1939年,他又担任了《仙道月报》的主编。
1956年,他参与发起筹备全国道教组织,此后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等职。1961年,他指导协会研究室编写了《中国道教史提纲》、《道教起源》、《教理概论》等著作。
写了《〈老子〉第五十章研究》、《〈南华〉内外篇分章标旨》、《辨〈楞严经〉十种仙》、《口诀钩玄录》、《论性命》、《外丹黄白术各家序跋》、《〈黄庭经〉讲义》、《孙不二女丹诗注》、《〈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静功总说》等等。
包括王沐和胡孚琛在内的道家研究者,都广泛学习陈撄宁的相关理论。
二、陈撄宁新道学观念
陈撄宁认为道家学术应当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炼养”和清静无为,而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涵盖多种学术。他指出传统道家存在许多问题,并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独立的仙学理论。他主张在“内丹”学的基础上,对旧观念进行革新,恢复仙学的真实面目,创立非宗教、接近科学的现代人生命学问,以弥补人生的缺憾。
卿希泰教授认为,他所倡导的是积极向上、与时俱进,融合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这是中华民族的无上国宝。
提出了四大原则:务实不务虚;论事不论理;贵逆不贵顺;重诀不重文。
强调十大观念:
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而不只是盲目崇拜已有的知识。
注重实践,而非空谈。
积极的思想态度对于生活非常重要,消极的态度只会让一切变得更糟。
独立自主的精神在于自立不倚赖。
团结的能力远胜于分散的能力。
职业发展需要原创性,不应该盲目模仿。
快乐:只谈现在,不谈未来。
对事物的信仰应该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而不是僵化地依赖于经典理论。
长久存在,不是短暂消逝。
超越世俗,不受物质困扰。
这些观念都是基于当时的现状,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当时时代的激情和壮志。然而,后世的研究者并不完全认同这些观念。
三、陈撄宁重要研究成果
陈撄宁除了提出新的道家革新理念外,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对经典的详尽解读。他特别重视女丹理论,对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孙不二的“女功内丹次第诗注”等进行了注释,并编写了“女功正法”和“女丹十则”。
“黄庭经讲义”和“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
1. 黄庭经讲义
黄庭经的注解非常繁琐,在唐朝的梁丘子到清代的董德宁都有注解。陈撄宁的贡献在于从这些注解中提炼出精华,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简洁全面的理解。
黄庭、泥丸和魂魄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分别代表着人体的精气、体液和意识等要素。呼吸、漱津和存神则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方法,通过正常呼吸、清洁口腔和保持专注来保持健康。而致虚和断欲则是达到身心境界上的一种境界,通过修炼和调养来达到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重新创作:
黄庭、泥丸和魂魄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分别代表了人体的精气、体液和意识。呼吸、漱津和存神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方法,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这包括正常呼吸、口腔清洁和保持专注。至于致虚和断欲,是一种境界,通过修炼和调养来达到身心平衡与和谐。
而且这些注解并非完全按照原文,而是先按照陈撄宁自己的理解来,例如关于呼吸的部分。
陈撄宁强调,普通人的呼吸方式通常表现为呼吸粗短、急促浅重,这种方式并不有利于养生。而道家养生注重从呼吸入手,主张像婴儿一样,以吸多呼少的方式呼吸。养生呼吸的关键在于将神气凝聚成一片,保持呼吸有条不散乱,遵循规律。长期坚持可以形成“胎息”,即呼吸之息,充满全身,一动一静间更是得心应手,鼻中气流渐渐减弱。
《灵源大道歌》是一首古老的中国诗歌作品,描写了大道的境界和行者的心境。在这首诗歌中,“灵源”是指道法的精髓,而“大道”则代表了修行者追求的境界。这首诗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讴歌了大道的奥义和修行者的道心。
据说《黄庭经》是由女修魏华存所创,但其中的理论并不区分男女。陈撄宁在女丹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写了一本全篇白话注解宋代曹文逸的《灵源大道歌》,这也是唯一的全篇注解。因此,一些人将曹文逸视为女丹领域的第一人。
实际上,曹文逸并没有强调男女差异,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道德经》修行之道上。他的大道歌理论深邃,实践方法详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道家经典著作。
在这首歌中,歌词告诉我们道行和禅修都是通往圣贤境界的途径,但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像嫩芽需要谨慎保护一样,我们的内心也需要谨守。同时,根本和自我意识的暧昧之间易发生变化。
这首歌比那些含糊其辞的歌词要好得多,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其中的实践真理。
他还说:“专注调息,使内心保持平静,气息自然流畅。”这是在讲述高级的静坐呼吸法,不是简单模仿可以比拟的。
四、陈撄宁养生法门
陈撄宁拜访多位高人明师,学习了许多功法。他甚至学习过南派阴阳法,但却不主张普通人学习,而是推崇清净法。他强调养生静坐,建议使用最简单的方法,不拘泥于古人的方式。他常提到静功,推荐的几个静坐养生法分别是苏轼、朱熹和庄子。
他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延寿秘诀,只需每天静坐半个小时即可。在静坐时,不必太过讲究,只需穿着宽松的衣服,保持身体挺直不摇晃即可。呼吸也不需要特别的方法,只需专注地“听呼吸”,倾听无声的呼吸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与呼吸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心灵与身体的和谐。
静坐需要辅以一些身体活动,最好在静坐前后进行全身运动,这些动作不需要很复杂,但要涉及全身肌肉。陈撄宁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全身运动操。
当然,这个动功完全可以用其他导引术,比如说太极拳等。
嗯。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气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法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与保健效果。
卫昌国学
2023年6月6日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并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0.com/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