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周易》一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因为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中包含了《周易》。然而,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据传说,《周易》是由周文王所编撰,据说是西周初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成书的。这部古经总结了人类原生文明时期的本性客观规律,其中包括六十四卦,代表了六十四种基本形态。古代占卜师运用这些卦辞来推断特定个体的吉凶祸福,将个体与特定卦象联系起来,以此进行占卜。
在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普遍认识到“礼崩乐坏”这一现象。因此,当时的思想家们纷纷以解读《周易》的形式,创造性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试图完成人类从原生文明到新生文明的过渡。尽管他们的思想主张朴实简单,却几乎涵盖了之后全世界都没能例外的社会模式和处世态度。
老子深刻地认识到了客观世界的竞争和残酷,因此选择了隐居避世。
儒家主张的“仁、礼”观和构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念,不仅彰显了人文精神,同时强调了秩序和制度的重要性。这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有着相似之处。
庄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与近代西方追求的平等自由、还权于民理念有着相契合之处。
墨家在古代中国提出了“非命”和“兼爱”的思想,这些思想表达了平等和爱的理念,甚至具有一定共产主义特征。
在春秋战国时期,易学研究领域涌现出了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解读倾向。
据传说,《易传》据说是由孔子或其弟子所撰写。由于自汉代以来统治者多数推崇儒学,因此从唐代开始出现了将《周易》古经与《易传》合并的周易版本。随后,有人将传说中的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并列称之为“三圣”,将《易传》称作《周易》古经的“十翼”,寓意赋予《周易》古经十个羽翼,使其得以飞翔。从此以后,《周易》便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
可见:
《周易》是以解易的形式传播儒学的观点只是其中一种倾向。实际上,《周易》古经原本揭示了客观规律,凌驾于各种文化现象之上,是各种文化现象产生的源泉,因此被称为“百经之源”。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科学典籍,起源于古代中国。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它起源于中国,但它本身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组成部分。与《易传》相比,《周易》的出现要早至少500多年。
白丁
2022年5月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并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0.com/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