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看《封神演义》动画片,忽然问我:“爸爸,周文王的法术是不是很厉害?”
我听说周文王算卦的造诣非常高深。据说他在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城七年期间,利用时间推演伏羲八卦,最终将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并分成三百八十四爻象,其中暗藏阴阳玄机,变化无穷。因此后世的算卦先生都尊其为祖师。虽然他的法术似乎也颇为了得,但危难关头为何需要云中子派雷震子下山救他,这倒确实让人颇为疑惑。
问:“为什么武吉被定罪后,他在地上画了个圈,竖一根棍子,就逃不掉呢?”他说:“这招我知道,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每次出去化缘的时候,也用金箍棒在地上划个圈,只要唐僧不出这个圈,妖怪就拿他没办法。”
我笑了:“孙悟空展现的是真正的法术,而周文王依靠的是威慑力。”
见他似懂非懂,我便耐心给他讲解。《封神演义》小说中写道,当时,东、南、北等地和商朝首府所在地朝歌都建了很多监狱,用来关押犯人。只有周文王所在的西歧没有建造监狱。一旦有人犯罪,官方就地画一个圈当监牢,再竖一根木棍当狱卒,犯人就在圈子里老老实实服刑。
为什么他们不逃跑呢?原因在于周文精通先天卦数,如果罪犯逃跑了,周文就会卜上一卦,准确找出罪犯的藏身之所,派人将其抓回来。这样一来,罪犯将面临比先前更严厉的惩罚。周文的卦数准确率百分之百,从未失手。因此,罪犯宁愿罚站在圈里,也不愿意冒险逃跑。
故事中展现了周文王先天神卦的威慑力,同时也反映了西歧文明程度高,人民对法律怀有敬畏感的现象。他们知道犯了法就要勇敢面对惩罚,而不是依赖官方的强制手段。这个教训被后世包括孔子在内的人们所推崇,尤其是对周朝尤其是周公摄政时期的文治。
孔子提出:“以政治规范引导人民,辅之以法律制裁,人们将免除罪行却不具备羞耻心。以道德引导人民,辅之以礼仪规范,人们将具备羞耻心并自我约束。”简言之,孔子认为,通过政令和刑法来管理社会,虽然可以让人民顺从,却难以培养出一种自觉意识,使人们深知违法之害。相比之下,借助道德和礼仪教化人民,可以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使其视违法为耻,从而不轻易触犯法律。老子也有类似看法,认为法律愈严苛,盗贼愈猖獗。在这一观点上,孔子和老子观点是一致的。
司马迁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并非根本减少犯罪的措施。他指出,秦朝时期施行的法律纷繁复杂,导致民众很容易因一时疏忽而触犯法律并受罚。刑罚实行得最严格时,街上到处都是罪犯,这让人民生活在恐惧中,无法安心生活。官员也同样如此,稍有不慎就会被指控渎职,导致被定罪。残酷的制度迫使他们忽视道德,无暇为民众谋福祉。这种严苛的法治导致了社会的恶性循环,法令越盛行,社会越混乱。司马迁认为,这正是秦国灭亡的一个原因。
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指出,另一个重要的意义是,他对汉武帝的严刑峻法表示强烈不满。从汉朝建立开始直到“文景之治”,法律一直比较宽松,用司马迁的话来说,“网漏于吞舟之鱼”,但社会却很安定。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律令繁多,让人们甚至专门处理这方面的人都感到困惑。而社会治安也很不乐观,酷吏行事,朝廷上没有人敢大胆陈述真话,社会风气也很不良,人们相互监视、揭发隐私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事件有所记载。汉武帝统治后期,对匈奴进行作战,曾派遣李广利为将军,而李广的孙子李陵则担任先锋。李陵率领着五千人马孤军深入,却最终未等到李广利的援军,而是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为了保护残部,李陵最终选择投降。
汉凭陵兵败投降一事传到长安后,汉武帝询问大臣们的意见,大多数人都支持李广利,一味指责李陵。只有司马迁的看法与众不同,他认为李陵讲信用、不嗜财,作战勇敢,关心士兵,目前在无力支撑的情况下投降,情有可原,这很可能是李陵权宜之计。司马迁的高评价意味着贬低了李广利。汉武帝生气地将他下狱治罪。
根据您提供的内容,司马迁在信中表达了对于士大夫尊严和尊重的看法,并认为如果犯法,应该在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前自杀谢罪。但这一次,他本来也应该自杀,但因为《史记》还没有写完,只得忍辱负重,接受处罚。
“画地为牢”这个典故源自于宣帝时期的司法改革提倡。当时,司法官路温舒上书皇帝,提出了对司法制度的改革建议,他引用了当时的俗语:“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意思是现行的法律严苛,执法官员威严可怖。这句成语如今则被用来比喻只能在某个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我对小朋友说:“你看,周文王虽然不会法术,但他教化老百姓奉公守法,这比法术的作用大得多呢。”
-END-
作者 | 赵玉柱
责编丨杜普
编辑 | 邓茜
实习编辑 | 何秋佳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并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0.com/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