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过寿的规矩,家里有老人别忽视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遍布各个领域,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特色。
自古以来,我们就继承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也包括一些富有智慧的俗语。这些俗语自然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俗语涵盖了各行各业,比如说有关盖房子的、人情世故的、预测天气的以及一些民间规律的等等,可谓是应有尽有,深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句俗语说:“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活到七十岁时,就不需要再增添新衣服了;当活到八十岁时,也不需要再举办生日寿宴了。这句俗语反映了中国传统尊老爱幼的风俗,强调尊重年长者并为他们的生活和幸福负责。因此,我们需要尊重老人,照顾他们的生活,不忽视他们的需要,也不要忽视为老人过寿的重要传统。
七十岁、八十岁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岁月,在这个阶段,许多人享受着退休生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专注于追求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旅行、阅读、参加社交活动等。同时,他们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和家人朋友相处,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这个年龄段也可能会面临健康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古人说过,“人过七十古来稀……”,这句俗语反映了古代医学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人到了七十岁以后,也算是难得的高寿了。
比如说,孙思邈、孟子、乾隆、张三丰等一些长寿的老人,虽然在古代是少数,但相对于当时的平均寿命来说,也属于稀有的存在。
古代的人们平均寿命很短,这一点可以从一些历史文献中得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平均寿命约为二十岁左右。
在唐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27岁。
在明清时期,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增长到了三十三至三十五岁左右,这标志着在当时,医疗和卫生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岁增长到了目前的78岁,寿命呈现出了成倍的增长。
总的来说,如今的70岁老人和过去的60岁一样健康年轻。
七十不添衣:
说“七十不添衣”的理由有几点:
首先,七十岁以上的年龄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生命的晚期阶段,此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都有所下降,因此不容易产生额外的热量来保持体温,穿一件外衣能够提供必要的保暖。
其次,老年人的内脏功能逐渐减弱,特别是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适当多添件衣服可以有效防止受凉感冒。
最后,老年人的皮肤变得薄弱,对寒冷的抵抗力相对较弱,保持体温对于保护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寒冷的天气里,应该适当增添衣物来保持身体的温暖。
古时候人们常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这个说法直到现在依然符合现实。
我们已经讨论过,这句俗语是我们祖辈留下来的智慧,因为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已经被视为非常长寿了。
当年,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名叫鲁班。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却拥有一颗雄心壮志,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木匠。鲁班勤奋好学,不断钻研木工技艺,终于成为了当时最有名的木匠之一。
有一次,国家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水灾,许多村庄被洪水淹没。鲁班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立刻决定动员当地的木匠们共同合作,建造一座坚固的堤坝,来阻挡洪水。在鲁班的带领下,众人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成了一座雄伟的大坝,挽救了灾区的人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克服困难的关键。在面对灾难时,鲁班和其他木匠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个故事激励着人们,告诉他们在困难面前要团结一心,共同合作,方能化解危机,取得成功。
康熙皇帝在其60岁大寿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千叟宴”活动。
根据康熙的要求,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只要年龄在65岁以上,都可以参加这次宴会。因此,许多老百姓纷纷从千里之外赶来京城参加盛宴。
在古代,由于医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在大清朝的长寿老人并不多。
超过90岁的人有7位,80岁以上的人有192位,70岁以上的人有1394位,65岁以上的人有1012位。
这个场面十分宏大。康熙帝高兴地看着,不过当时能活到80岁以上的人寥寥无几,活到7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少之又少,仅有1000多人。
在古代,人们普遍生活贫困,很少有多余的钱购买衣物。
“三十三两白银”的事情应该大家都有所耳闻。
据传闻,在清朝时期,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年均收入约为33两白银左右,然而支出却高达36两白银,收支不平衡。
因此,普通人的收入和支出之间大约相差3两银子,当然这种收支差距也不是很大,用现代货币来衡量,也只是大约几千元左右。
在古代,农民主要以种地为生,如果遇到恶劣的气候和饥荒,他们的33两白银自然也就不够用了。
因此在古时贫困的社会里,购买衣物需要更大的花费,因此形成了"七十不添衣"的说法。
然而,就当前来看,这种观点并不成立。因为随着我们进入现代社会,我国在经济发展和人均寿命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人均存款方面,该国遥遥领先,并且该国人的预期寿命约为78岁。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也购买了大量的衣物。因此,可以说这句俗语显然不符合实际。
八十不祝寿:
据古人云:“六十而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而耄耋”,因此人到了80岁也就算是到了耄耋之年了。
耄耋之年是指年老体弱的年龄阶段,通常指70岁以上的高龄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人们通常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容易出现各种老年疾病,并且日常生活需要外界帮助和照顾。
这句话出自曹操的《对酒》:“人们可以长寿,从而让恩泽广泛地覆盖草木昆虫。”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耄耋之年通常用来形容非常年长的人,尤其是那些已经达到八九十岁高龄的长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到了耄耋之年后,被视为人生的最后阶段,也是生命结束和新的开始。因此,到了这个年龄一定要格外注意身体健康才行。
有关“八十不祝寿”的说法主要有几种原因:
首先,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在80岁之前人的寿辰不祝寿,因为过早地祝寿可能会导致不祥的意味,因此在80岁生日之前通常不轻易祝寿。
另外,一些人也认为80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祝寿可能会让人提早放松警惕,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八十不祝寿也是出于对长者的尊重和保佑的意味。
最后,80岁被认为是长寿的年龄,因此在80岁之前祝寿可能会让人感觉提前老去,因此谨慎而又尊重的表达方式也让人们更愿意选择不祝寿。
因此,“八十不祝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对长者的一种尊重和保佑。
①“寿”分为几种。
民俗传统中,寿分为下寿、中寿和上寿。其中下寿为50周岁以下,中寿为50-70周岁,上寿为70周岁以上。
60岁以上的老人叫做花甲,也被称为下寿或花甲寿等。
当人们活到80岁以后,便被称为中寿或者“米寿”,这是因为米字看起来像是数字八十八。
当一个人达到100岁时,这被称为上寿,也被称为“期颐之年”。而当他活到108岁时,这就被称为“茶寿”。
尽管一般来说,人的寿命可以分为三种,但过寿仍然有其讲究。按照民俗传统,人到了80岁之后,便不再过寿。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过寿九不过十”,意思是在过寿的时候可以提前庆祝九十寿辰,而不要等到一百岁。
民间有一些习俗,比如“做九不做十”、“做虚不做实”等等。
人到了70、80、90甚至100岁这样的整数年龄时,他们一般都会提前一年过寿,意味着在这一年不会再过生日。
人们认为老年人时刻不能太正式地庆祝生日是因为迷信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避免过多地提及年龄是一种尊重和保持谦逊的表现。因此,80岁生日的庆祝活动通常在老人79岁的时候举行,而不是在实际的80岁生日当天庆祝。
传统上,“九”象征长久,“十”代表圆满。根据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满”字往往被视为不吉祥的,因为有“月满则亏”之说。
当一个人迎来人生巅峰后,通常会开始走下坡路。因此,庆祝整十岁的寿辰似乎意味着已经结束了寿命的阶段,这并不吉利。因此人们才会有“不过八十大寿”的说法。
在民间过寿的习俗中,有人说“做七不做八”。
我们现代人非常喜欢数字“八”,因为它在中文中与“发”谐音,象征着发财和好运。
然而,对于过生日来说,却有了“过大不过小”的说法,这是为什么呢?
古人更喜欢七,因为七有七仙女、七星等等。相比之下,关于八却有“七成八不成”、“七成八败”、“七生八死”等说法。
同样的,对于庆祝生日也是如此。当人们进入了80岁的“耄耋之年”,他们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因此就出现了俗语“八十不祝寿”来表达对老人们的尊重和祝福。
写在最后:
俗语“七十不添衣,八十不祝寿”在古代确实有其道理。然而,在现代社会,一些传统俗语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了。尽管如此,尊重长者和遵循尊老敬老的传统依然应当被保留,同时也要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带你了解神奇的面相识人术,并赠送道学知识180讲,符咒,风水,八字等资料,添加法霄道人微信:517349262 备注:交流!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z10.com/1594.html